就在今年(2020年) 4月27日這一天,也就是荷蘭的「國王日」暨國慶日,荷蘭政府將駐台灣的「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」更名為「荷蘭在台辦事處」。【註】表面上看起來,這似乎是個毫不起眼的名稱更動或名稱的「簡化」,但是誠如辦事處紀維德處長所言,這項「簡化」事實上是「少一點,多很多」;也就是說,台灣與荷蘭之間未來的交流和合作關係將會有很大的進展。
事實上,荷蘭和台灣本來就有很深厚的歷史淵源。在西元1624年至1662年,荷蘭政府曾經透過「聯合東印度公司」(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,簡稱VOC)在台灣實施殖民統治,歷時38年之久。在這之前,幾乎沒有漢人定居在台灣,當時的明朝政府也根本未將台灣視為轄下的版圖。因此我們可以說,荷蘭人在台灣的38年殖民統治,是台灣史上第一個有規模的統治政權。
在這段期間,適逢明、清兩朝更替的動盪時期,移民到台灣躲避戰亂的漢人不少;因此到了荷蘭的統治後期,在台灣的漢人估計已達兩、三萬人。
當時的漢人因荷蘭人髮色的關係,稱荷蘭人為「紅毛番」;而且,跟荷蘭人相關的東西也都冠以「紅毛」(台語音:âng-mñg) 或「番仔」(台語音:huan-á)的綴詞。例如:荷蘭人建城用的「水泥」被稱為「紅毛土」(台語音:âng-mñg-thô˚);荷蘭人生火用的「火柴」被稱為「番仔火」(台語音:huan-á-hóe)--這些名稱一直沿用至今。另外,位於新北市淡水區的「紅毛城」以及位於高雄市小港區的「紅毛港」,也都是因荷蘭人而得名。
西元1636年,荷蘭人在當時西拉雅族聚落之一的「新港社」(今台南市新市區一帶) 設立台灣第一所學校,教授荷蘭文,並利用羅馬字拼音將本來沒有文字的西拉雅語予以文字化,史稱「新港文」。新港文裡面混用一些荷蘭文字彙,應該是很有可能的。台語 (這裡所謂的台語是指目前在台灣通用的源於閩南語的一種語言) 裡面也有一些荷蘭語的語彙,例如:
一、Zeelandia (熱蘭遮) -- 西元1624年,荷蘭人開始在當時的「一鯤鯓」(今台南市安平區) 興建一座城堡,作為統治台灣及對外貿易的政經中心,歷時十年,於1634年完工,正式命名為「Fort Zeelandia」(熱蘭遮城,台語音:Zet-lân-jia)。按,當時出海前往亞洲的船員多數來自荷蘭的「熱蘭省」(Zeeland Province),因此荷蘭人將這座遠在萬里之外的台灣所建的城堡命名為「Fort Zeelandia」,一方面宣揚國威,另一方面應有聊慰鄉愁的用意吧。由於Zeeland的荷蘭語發音為 [ˈzeːlɑnt],因此「Zeelandia」(熱蘭遮)這個字一定要用台語「Zet-lân-jia」來唸才比較接近原荷蘭語的發音喔。(若用中文發音「ㄖㄜˋㄌㄢˊㄓㄜ」恐怕就不知所云了。)
二、Jambu (蓮霧) -- 這是荷蘭統治台灣期間,由南洋地區引進的一種熱帶水果,其原名叫做「Jambu air」,台語音譯為「蓮霧」(len bū)。目前在台灣南部,由雲林到屏東,都有蓮霧的種植與生產。近年來更透過品種改良,培育出許多新的品種,例如黑珍珠、黑鑽石、黑金剛等等,已經是具有台灣特色的水果。Jambu(蓮霧)雖然不是荷蘭語,但當初是由荷蘭人引進台灣的,因此也算帶有一點荷蘭風情吧。
【註】從今年(2020年)1月起,「荷蘭」的正式官方名稱已經更改為「尼德蘭」(Netherlands);不過在中文譯名上,仍然保留原名「荷蘭」(Holland)。按,「尼德蘭」(Netherlands)是個複數名詞,意思是「由數個低窪地區組成的國家」。
"少一點" - Google 新聞
May 02, 2020 at 09:44AM
https://ift.tt/2Yp00PW
「台語溯源歡迎指正!」台語裡的荷蘭風情| 台灣英文新聞 - 台灣英文新聞
"少一點" - Google 新聞
https://ift.tt/39xGrI1
Shoes Man Tutorial
Pos News Update
Meme Update
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
Japan News Update
Bagikan Berita Ini
0 Response to "「台語溯源歡迎指正!」台語裡的荷蘭風情| 台灣英文新聞 - 台灣英文新聞"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