筆者是一個情感豐沛的人,坦白說近年也真的蠻喜歡逛(香港)誠品。不過或許因為工作的關係,曾相對理性地分析過「誠品生活」這家台灣具代表性的「文創上櫃公司」(TWSE:2926),因而對於近日台灣名人陳文茜女士所說的:「每個台灣人都欠誠品一份情。」這句話,實在難以苟同。
當然,每個人的主觀意見都值得尊重。或許也真的有不少朋友,因為曾自認「被收留」在該處工作,或在某間誠品「見了世面」、認識了「名人偶像」,覺得自己「虧欠」了誠品。但筆者認為,既然是公眾人物言及「每個台灣人」與「欠」這麼宏大且嚴肅的敘事,應該就進入了所謂「公共討論」的範疇──此時我若不「冒昧地」提出一些不一樣的觀點給讀者朋友們參考,心中著實憋得有些難受。
因此,以下文章將簡短地提出些可能較「逆風」一點的個人主觀意見(不過有數據、而非感性佐證),歡迎各位朋友多多批評指教。
「誠品商模」大躍進,近 5 年淨利逾 18 億
首先,相信大家都知道,「誠品」這個品牌在近年,早就不只是個連鎖「書店」,而是「包含書店在內的複合式商場」──更精確一點的形容,它的核心業務早就不是「賣書」,而是用文化包裝的「通路發展事業」。
這一點,也具體詳載於「誠品生活」所公布的年報中。
以今年 5 月公布的 2019 財年最新年報中所述為例:「以複合商場通路及從事多元化商場開發為經營主軸,結合文化動能與商場營運專業,提供更豐富多元之創意生活空間。迥異於一般百貨公司的量化複製方式,誠品生活複合商場⋯⋯(以下略)」
用筆者個人了解的意思翻譯成白話文來說,即:「本公司的核心業務是經營商場,我們的主要競爭對手是「一般百貨公司」,而我們相較對手的競爭優勢,就是結合「文化動能」(文青氣氛)、因地制宜(用特色書店吸引人流)的專業能力。」事實上,根據同一份年報所公布的營運狀況,「通路發展」業務佔誠品生活當年度營收(53.23 億)的 77.59%,無疑是這家上櫃公司最核心的業務。(排名第二的是餐旅,佔 17.46% )
在此要強調的是:數萬人齊聚弔念的對象「誠品書店(敦南店)」(即「誠品生活」敦南分店 2 樓),並不在「誠品生活」的合併財報內。但兩者的最終控股公司「誠品股份有限公司」是相同的──意思是「誠品書店各分店」本身賺或賠了多少錢,並不影響「誠品生活各分店」的獲利,但會影響到「誠品股份有限公司」大股東們的獲利。
而根據《經濟日報》報導,「誠品書店」和「誠品生活」之間的關係,採用的是專櫃與百貨公司間常見的「包底抽成」制度:即無論誠品書店(專櫃)是賺是賠,誠品生活(百貨)均能保證享有一定額度的收入。
這樣的商業模式成不成功呢?就近 5 年的表現看來,應屬可圈可點──除了營收連年增長、年複合成長率超過 8% 之外, 5 年來誠品生活的稅前淨利(營收減去所有成本與費用),合計更超過新台幣 18 億元。
圖/截自 誠品生活 2019 財年年報
換言之,姑且不論「誠品書店」讓經營者、大股東們「賠」了多少,這些錢應是能夠靠上櫃公司「誠品生活」的淨利彌補回來,或是賺上更多的。
連賠 15 年共 20 億,台灣人用商場消費早已「還清」
歌頌誠品的人們,也經常拿誠品創辦人吳清友先生與家族「連續賠錢 15 年,不改其志」的情操來大作文章。但筆者仍然認為,儘管這確實是已故的吳先生兼具人文關懷與商業遠見的「儒商」風範,但它實在和「台灣人都欠誠品一分情」毫無關係。
舉最簡單的例子:根據誠品生活歷年對外公開的財報,在過去 10 年裡,該公司的稅前淨利,累計約達 36 億元新台幣。(如下圖)
圖/誠品生活歷年財報 、作者整理製表。惟部分數字或因台灣會計準則改變,而有不同年份認定標準不同之狀況。
至於在此之前,由於誠品並非上市櫃公司,財報無需對外公開,外人對誠品「到底賠了多少錢」實在無從掌握;僅能從誠品現任董事長兼總經理、創辦人吳清友之女吳旻潔在 2019 年誠品 30 週年的公開發言中找答案:「(當時)不能理解,為什麼父親開一家書店,要把自己整個人生都傾注於此、(為此)賠了 20 億⋯⋯」
換言之,我們假設在「誠品生活」因上櫃所需,公開自 2010 年起的歷年財報之前,該集團已累計虧損 20 億元新台幣,那麼很顯然地在接下來誠品透過「轉型」切出零售通路商業模式、跨海展店、將「文化氣氛」整合進入「商場管理」,至今也已成功賺得(回)遠超此金額的獲利。
再說得更直接一點:姑且不論因為誠品「賠了這麼久這麼多」,所以「所有台灣人」欠誠品這個商業集團的股東、經營者們「一份情」的說法有多荒謬好了。即使真是如此,那麼透過誠品「轉型」商場營運、台灣消費者也很買單地貢獻足夠營收,這筆所謂的「債」,顯然也早就「連本帶利地還清」了。
「儒商的遠見」,也壓縮了小型書店的生存空間
最後,談談個人眼中的「誠品現象」:這一股從 1989 年開始的,用「中上階級品味」、「精緻文化」包裝的新時代「複合式」書店風潮,在台灣非常成功地延續、發展了 30 多年,也確實創造了台灣許多獨特且美好的人文風景。
在這背後,有創辦人兼第一代經營者吳清友先生,不畏長期虧損的遠見和堅持;也有其繼任者吳旻潔董事長的商業改革與轉型,當然更要靠台灣消費者的喜愛與支持,才能讓「誠品」成為歷久不衰,甚至揚名海外的「台灣名牌」之一。
但同時間,「所有台灣人」從不欠誠品什麼──在自由市場的商業世界裡,只要從事的不是違法、壟斷生意,「商家」和「消費者」銀貨兩訖,你情我願而已──書店用席地而坐隨意翻閱的友善空間、定期的藝文策展活動,換來品牌認同與人潮聚集,再想辦法以商場營運創造更多商機──這是創新有特色的商業策略、不是「佛心來著」的社會公益,實在沒必要動輒和「道德」甚至「情感」綁架扯上關係。
正如美商 Starbucks 在某種程度改變、或說創造了包括美國與台灣在內,各國的「咖啡店風景」、「咖啡文化」,但也同樣影響了許多獨立小店的生存空間一樣;「誠品現象」帶起了台灣嶄新的複合式書店品味、閱讀文化、甚至「 24 小時不熄燈的人文書店特色」,同時間也逐漸淘汰了許多老牌連鎖書店,壓縮了許多獨立小型書店的生存空間。
這些事情,個人認為實在都沒有必要用「誰欠誰」來做道德性解讀。它純粹就是商業市場上每天都會發生的競爭而已。
正如美國消費者顯然不會覺得「所有美國人都欠星巴克一份情」一樣,我們又何需如此卑微地覺得,自己彷彿「欠了」誠品什麼呢?
更不用提,這類「替全台灣人代言」的,在我看來實在有些過於傲慢的「感性發言」了。
再次強調:誠品是一家有特色的績優企業,也因公開上市(櫃)要對無數小股東負責。現在它賺錢並沒有任何錯──作為企業,它也理應不斷創新突破,尋求「賺更多錢」。
至於消費者要如何在誠品或其他書店、百貨品牌之間選擇,也是每個人的自由。有人就是獨衷誠品的氛圍,也有人認為逛獨立書店才是「真文青」──這些都是個人品味、個人選擇而已。多元市場就是因為這樣才有趣,業者也因如此才會從商業模式、行銷到營運不斷推陳出新。
動輒將道德枷鎖、民族意識甚至感慨悲情套上商業環境,不論訴求對象、背後動機為何,個人認為實在大可不必。
執行編輯:張詠晴
核稿編輯:張翔一
"減去" - Google 新聞
June 05, 2020 at 04:50PM
https://ift.tt/374rrAK
個人意見:「誠品生活」10 年淨利36 億,台灣人真的沒欠誠品什麼情|Jeff Liu/讀者投書|換日線 - 換日線 Crossing
"減去" - Google 新聞
https://ift.tt/2Iu1rUc
Shoes Man Tutorial
Pos News Update
Meme Update
Korean Entertainment News
Japan News Update
Bagikan Berita Ini
0 Response to "個人意見:「誠品生活」10 年淨利36 億,台灣人真的沒欠誠品什麼情|Jeff Liu/讀者投書|換日線 - 換日線 Crossing"
Post a Comment